瑞今法師
上人法名瑞今,字寂聲,號誰真,誰真即瑞今的諧音。他初名瑞金,繼改為瑞徵,“誰真”即為號。法師俗姓蔡。據《 錦亭三房私譜》
記載,光緒三十年(1905
年)農歷12月29日生于福建晉江東石東埕村,係錦亭樹里公之四子,俗名德分;關於法師離俗入佛的原因,《
華嚴室叢稿》
法師序云:“余身小入私塾,熟俟四書五經,反覆朗讀,直至背得爛熟。此是當時之童年教學法也。家母奉佛甚虔,禮佛誦經以為常課。時有佛堂舉行法會,常攜余隨住參加,目濡耳染,對清諍雄偉之寺宇,相好莊嚴之佛像,响慕之念油然而生,遂萌離俗之志。因而隨南安雪峰寺轉敬人入山。”“禮海安敬公剃落”,賜名“瑞今”。“晨鐘暮鼓,焚香梵嘆,日事耕樵,過山林清修之生活”。是年12
歲。
民國十年,(1921
年),瑞今受具足戒于莆田光孝寺,求法為務。民國十一年(
1922 年)夏,“聞常惺法師主持安徽迎江佛學院”,法師雖然少,“卻極慕求學參訪之舉”。乃與學侶廣箴等,遠至安廣迎江寺修學,“有緣聆聽圓瑛、諦閑、廣慈等大師開示法要,獲益非淺
,
二年后結業南歸廈門南普陀寺。時南普陀寺會泉長老在該寺創辦閩南佛學院,“欽慕迎江學風,乃禮聘惺公南來主持閩院”,瑞今法師余往迎接。 民國二十一年(1932 年),瑞今法師和廣洽法師同往廈門太平岩(鄭成功讀書處)
時弘一法師也住在廈門中山公園妙釋寺,“今洽二師時常相伴訪他晤讀致敬,懇請弘一法師發心傳授律學”。因此是年冬天弘一法師即于妙釋寺講“四分律含注戒本”,也才親自為學者十一人撰“學律發願文”。
.
1937年,“七七”事變後,瑞今“
避寇禍于鄉梓
”,被推為小雪峰住持、南安縣佛教會理事長。戰亂期間,每到泉屬各縣,如小雪峰、宿燕、承天、草庵等寺講梵綱戒經、彌陀經等。1940年,瑞今法師由廈門避難至泉州承天寺,當時龍江寺正乏人主持,鄉董聞訊,乃邀請法師來龍江寺主持寺事。“十多年慘淡經營,拆損補缺,修舊築新,加鋪石埕,添裝四天王像,寺貌更趨完整”。 1958 年率代表團至泰京曼谷出席第五屆世佛會,重訪緬甸仰光、高棉、越南佛教。 1965 年率代表團至台灣出席第一屆華僧大會。
1971年應韓國佛教會之請,抵韓授菩薩戒,為彼幫人士所重。
1984
年,法師八秩福誕。中國佛教會籌組中國佛教會祝寺訪向團前往菲島為法師祝壽,台灣蔣經國先生親筆題一天“壽”字作賀。 1999 年,世界佛教正法總會頒授三法輪大法師證書。 2005年,一生功德圓滿,捨世報化,世壽101歲。 瑞今法師歷任菲律賓大乘信願寺、新加坡光明山普覺寺住持,不僅對佛教教育,廣傳戒法,傳播中華文化,殫心竭慮,而且對於救災、拯疾、解厄、濟貧,往監獄教化罪人,引群力以助公益,盡力而為數十年如一日。如創辦能仁學校,創立菲律賓佛教慈贈會,捐助故鄉僑聲中學及龍江吟社等等。 瑞今法師汪嫻熟詩文書法,常應海內外各地佛寺之請,開光說法,演講開示,,為寺宇撰題聯句。瑞今法師歷年累積文稿頗豐,傳印法師整理編輯成書,名為《 華嚴室叢稿》 ,由演培老法師題偈,自立法師、林子青老居士作序。
|